第38章 |
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。下德不失德,是以無德。上德,無為而無以為;下德,為之而有以為;上仁為之而無以為。上義為之而有以為。上禮為之而莫之應,則攘臂而扔之。故失道而後德,失德而後仁,失仁而後義,失義而後禮;夫禮者,忠信之薄,而亂之首。前識者,道之華,而愚之始。是以大丈夫處其厚,不居其薄,處其實,不居其華,故去彼取此。 |
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 |
領袖之德,在於其具有利益社會的智慧和才能,並能夠領導下屬發揮他們的職能,而不會自視此為對人民的恩德,所以有德。 |
下德不失德,是以無德 |
身為領導人,若是只靠下屬的才能和智慧,不能夠失去下屬的輔助,所以無德。 |
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|
領袖之德,以無而為制度施政,並不追求一己私利,不侵吞人民勞動成果,一切以人為本。 |
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|
只靠下屬之德,以有而為制度施政,追求一己私利,侵吞人民勞動成果,難以以人為本。 |
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|
在有而為制度下,領導人以仁的態度施政,並不追求一己私利,社會仍有受益,也受人民的回應。 |
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|
在有而為制度下,領導人以義的態度施政,追求一己私利,社會受益較少,仍受人民的回應。 |
上禮為之而莫之應,則攘臂而扔之 |
在有而為制度下,領導人以禮制來施政,追求一己私利,社會沒有受益,人民沒有回應,把這種制度拋掉算了。 |
故失道而後德 |
人類社會發展,道的時代失落之後才以德施政。 |
失德而後仁 |
德的時代失落之後才以仁施政。 |
失仁而後義 |
仁的時代失落之後才以義施政。 |
失義而後禮 |
義的時代失落之後才以禮施政。 |
夫禮者,忠信之薄,而亂之首 |
禮制只有社會制度的外表,只空有一個上尊下卑的層壓式管理架構,完全失去道德仁義的內涵,社會難有保障人民生活的信實可言,人與人之間亦難以以忠誠相待,這正是導致社會大亂的首要原因。 |
前識者,道之華而愚之始 |
前輩有識之士,都知道禮制只重虛榮,是愚昧的開始。 |
是以大丈夫處其厚,不居其薄,處其實,不居其華,故去彼取此 |
頂天立地的人,處事都會思慮深厚,不會膚淺輕浮,著重實際,不冒虛名。所以領導人要知所選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