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章 |
視之不見名曰夷,聽之不聞名曰希,搏之不得名曰微,此三者不可致詰,故混而為一。其上不皦,其下不昧,繩繩不可名,復歸於無物。是謂無狀之狀,無物之象,是謂惚恍。迎之不見其首,隨之不見其後。執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能知古始,是謂道紀。 |
視之不見名曰夷 |
吸收進眼裡但視覺仍然感覺不到的訊息,稱為夷。 |
聽之不聞名曰希 |
吸收進耳中但聽覺仍然感覺不到的訊息,稱為希。 |
搏之不得名曰微 |
不斷敲擊但能力已到極限無法再敲碎的物體,稱為微。 |
此三者不可致詰,故混而為一 |
這三者,都已是超出意識以外,難以再加分析。它們已可視作混為一體。 |
其上不皦 |
超出感官能力上限以上的太亮了,其難以感覺的亮,甚至難以用亮來形容。 |
其下不昧 |
超出感官能力下限以下的太暗了,其難以感覺的暗,甚至難以用暗來形容。 |
繩繩不可名,復歸於無物 |
超出感官能力以外的一切,根本就是超出了人類知識範疇,無法定義。一切這些都屬於無物。 |
是謂無狀之狀 |
無物之狀,是為無狀,即是人類意識所從未認知過的事物之狀。 |
無物之象,是謂惚恍 |
無物之象,是會顯現,無物之象顯現初時,會極不穩定,極不確定及極不肯定,十分飄忽。 |
迎之不見其首,隨之不見其後 |
迎面而來,也不知道它就在前面。跟隨其後,也不知道就在它後面。 |
執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 |
最好還是堅執古代令社會和諧的自然之道,以駕馭現今的有而為制度。 |
能知古始,是謂道紀 |
能夠認識古代社會結構出現初時是甚麼模樣,便就知道人類生活的綱紀。 |